• 如何利用通勤學英語?

    協助你更佳利用時間

    像台灣的非英語系國家裡,往往只在課堂,補習班或特定工作場所才有機會用到英語,而在生活裡用到英語的次數少之又少。所以對大家來說英語變成是應付考試或面試的一種技能,只求能最短時間內過關為目的。可是面對社會不同層面都越來越國際化,單靠短期惡補已經不足以熟練英語,更不用說使用英語處理重要事物,敢開口講英文更是一大挑戰。

    簡單來說,什麼是跟讀法?

    跟讀法是在學母語中常用的學習方式,回想起媽媽唸一次,自己重複念一次的情境,在學校時老師唸一次,學生念一次的概念。跟朗讀不一樣的方式 : 朗讀是看著文字念,跟讀卻是強調用聽的(不看稿,不看字幕)的跟著念。練習完後當然可以用朗讀的方式再將文章念出來跟錄音檔比對。

    把聽到的說出來,把說出來的跟聽到的做比對

    學語言就跟現下流行的健身跟馬拉松是一樣的,沒有開始訓練體能,沒有開始簡單的跑,都不算開始健身或在練跑。英語不開口講,不大量聽,都不能算在學英語。另外,新手常常容易一開始在沒有體能的狀況就做大量的訓練,導致身體受傷。學英語也一樣,一開始就大量閱讀或聽一定都吃不消,甚至於會壓力過大而放棄。再者,現在自學的資源很容易取得 : 一堆Youtube影片、學習部落格、暢銷書都可以自行攝取,最後當你累積了無數種學習理論跟想法,還是得歸回到每日的重複使用。不能只有了輸入input (學習) 而忘了輸出output (應用)。

     

    看到這裡,如果你的目標是學習如何駕馭英語,那就必須要了解『閱讀跟聽力』都是屬於被動技能,歸類為input 輸入為主的技能,『書寫與口說』就是主動技能,屬於output輸出的技能。在亞洲,多數人的英語閱讀跟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,往往抱怨的都是口說跟書寫不夠好。那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提升書寫跟口說的話,就必須轉換仰賴閱讀跟聽力的時間為書寫與口說的時間。長期都仰賴被動技能,會導致弱化甚至於失去主動技能。

     

    聽過garbage in, garbage out嗎?就是說你input的品質差,你的output品質就會差。 當我們長期只單純的練習單字,練習文法規則,能夠寫出一篇文章或說出流利的英語嗎? 想要完整的說出一句話,清晰的解釋自己的想法,或想好好寫出自己體驗過的事情,過分仰賴單字學習跟文法規則會幫助我們達到目標嗎?沒錯!任何的學習都是養分,不過過分仰賴被動技能或輸入品質差的學習,都會變成我們的學習障礙。

     

    跟讀法就是讓我們可以專注在『聽力跟口說』的循環,加上重複使用後累積聽感、語感與記憶力。透過聆聽錄音檔,把聽到的說出來,一句一句的聽,一句一句的念。接著看著逐字稿,將稿子裡頭的句子唸出來跟錄音檔比對。 將你的輸入input與輸出output切實的做結合。

    我沒有時間練英語,空閒時間不方便讀英語

    一旦出了社會,成了家,當了全職小助理、主管,人生重要的事跟責任就會變多,反而造成沒有固定的時間或一個段落的時間(e.g. 一小時、一個早上、睡前一小時)能執行”學習”。所以建議大家將學習縮小到15分鐘為一個單位,然後利用零碎的時間,比如通勤、喝咖啡、等人、塞車... 靠著平時的累積,培養聽讀習慣,才會對語言學習沒有壓力。那如果空閑時間不方便讀英文怎麼辦?就先用耳機多聽英語培養聽感,其他時間再練習跟讀。

    如果每週能使用英語超過一個小時,你會不會對講英語更有信心?那其實每天跟著老師15分鐘的跟讀單元,一個禮拜就會累積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英語應用時間!提升英語力不遙遠,遠在今天不開始~

  • 收聽通勤學英語Podcast

    Subscribe to 15mins.Today on Apple Podcast or Spotify

    用Apple Podcast收聽通勤學英語

    Apple Podcast 播客

    用Spotify收聽通勤學英語

    Spotify播客

    用Castbox收聽通勤學英語

    Castbox

    播放器 APP